pdf转word在线 https://www.pptmuban.com/ 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 12月31日,资管新规过渡期将迎来最后一天,银行理财将全新起跑。 回眸即将过去的2021年,银行理财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 展望2022年,截至2021年9月底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市场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为你一一盘点。 突围 2021年,中小银行纷纷申设理财公司,掀起申设潮流。 12月20日,贵阳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0亿元设立贵银理财。 10月28日,西安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设立西银理财。 10月19日,乌鲁木齐银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特别议案。 9月27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投资不超过50亿元设立理财子公司,并授权高级管理层办理相关具体事宜以及根据监管机构要求组织实施报批手续。 2021年,多家理财公司相继获批,成为理财市场的“准弄潮儿”。 7月22日,银保监会同意上海银行筹建上银理财。 6月16日,银保监会同意恒丰银行出资20亿元筹建恒丰理财。 4月25日,银保监会同意渤海银行出资20亿元筹建渤银理财。 部分公司开业已是箭在弦上。11月25日,银保监会同意广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广银理财开业批复。 2021年,合资理财公司扩容,“鲇鱼”效应逐步显现。 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公示内容显示,工银理财与高盛资管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营企业。据悉,今年5月,工银理财就已获准与高盛资管合作筹建合资理财公司。 12月3日,招商银行公告称,银保监会已批准招银理财增资扩股及变更注册资本。根据批复,摩根资产管理将出资26.67亿元认购招银理财10%的股权。 2月22日,交通银行公告称,银保监会同意施罗德投资、交银理财合资筹建施罗德交银理财。 此外,贝莱德建信理财也在今年首发2只理财产品,且均为权益类产品。 创新 2021年,养老理财、“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产品闪亮登场。 9月,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获准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12月6日,首批试点产品正式面世,销售火爆。 11月以来,中银理财陆续发行三只“专精特新”主题产品,紧抓北交所成立的投资新机遇。 2021年,ESG产品、FOF产品、权益类产品大扩容。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由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达13只,含有“ESG”字样的理财产品达76只,含有“FOF”字样的理财产品达120只。 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 规范 2021年,理财公司制度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方向。 12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理财产品流动性管控重点和规范细则。 9月10日,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自9月15日起施行。 6月11日,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过渡期自《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促进相关业务平稳过渡。 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理财公司特点,加强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和行为监管规范,压实理财产品销售和管理责任,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据招商证券梳理,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开始,整个大资管行业已有16部法规出台。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 蝶变 展望2022年,银行理财将真正成为“大资管”的一员,正稳步迈向新征程。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将加速。业内预计,全国性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后期整改压力不大,城农商行的问题相对严重,期限和评级待达标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大。 “固收+”将成为潮流。由于债券票息低+资产波动对冲需要,“固收+”已成为银行理财的重点布局方向,规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市值法估值运用将加速推进。业内人士表示,依照最新监管要求,过往成本法平滑收益率曲线功能受限,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或将放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5-07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