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串串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串串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串串网公众号

串串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绿氢发展再获政策支持 业内称技术降本是关键

2022-04-12 发布于 串串网
剧本杀发行 https://www.td010.com

 绿氢发展再获政策支持。4月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为《意见》),其中提出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将成为未来全球重要的能源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大力发展绿氢。”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只有绿氢才能实现真正的零碳排放。

  

  绿氢是氢产业终极方向

  绿氢由于其零碳排放的特点,被看作“深度脱碳尖兵”,也被业界看作是氢能产业发展的终极方向。

  “氢气的主要制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电解水制氢、化石燃料重整制氢以及工业副产氢回收。”郭海飞介绍,后两种的制氢的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而由核能、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等手段获得的氢气被称为绿氢,“只有绿氢才能实现真正的零碳排放,绿氢是未来氢能产业发展的终极方向。”

  “脱离碳减排谈氢能发展毫无价值。”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对《证券日报》表示,发展绿氢是共识,实现碳减排一定要对氢气的制备、碳足迹等环节进行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3月23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将发展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即绿氢。

  高盛氢能深度报告指出,绿氢已成为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关键支柱,如果需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预计需在绿氢供应链上累计投资5万亿美元。

  “氢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冶金、油脂、航天、轻工业等领域。在能源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在交通领域,但目前由于成本因素,绿氢的占比非常低,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制氢。”宝光股份旗下的宝光联悦氢能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成的氢气来源和占比分别为煤炭64%,工业副产21%,天然气14%,电解水1%。

  此次发布的《意见》也明确提出,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

  

  技术降本是关键

  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指出,加速突破“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

  “目前,氢能产业在上游生产、中游储运和下游应用中均面临挑战,而氢能产业目前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于成本。”郭海飞表示,如何降低氢气生产、储运成本,是未来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绿氢应用占比低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制氢成本高。目前,碱性电解水技术,单台电解槽的氢气制备能力已经达到1000Nm3/h以上,已经实现工业规模化产氢,技术成熟。主要成本一个是电力环节,一个是制氢环节,水电解制氢成本70%来自于电价压力。”孙伟表示。

  而据了解,目前。隆基股份旗下的隆基氢能已经下线的碱性水电解槽单台电解槽的氢气制备能力达1000Nm3/h及以上水平。

  高盛指出,该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按照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测算,到2030年底,电解槽总装机容量将接近80GW.而2020年底,用于制绿氢的电解槽总装机容量只有约0.3GW.由于规模增大,2025年的电解槽系统成本将下降40%。

  据孙伟介绍,目前制一立方氢的综合用电成本在5度电左右。如果使用各地市电价格,相比天然气、煤炭等化石原料制氢,成本高两到三倍。“如何通过技术上的突破,把电力成本、耗电量等降下来,其总成本就是略高于化石原料制氢成本,在减排的背景下,市场上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就需要提升风光水等再生资源发电的转化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值得期待的是,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支持性电价政策。

  在李振国看来,光伏发展对氢能发展有很重的推动作用,随着产业资本大规模介入光伏的产业链,光伏成本一定会快速下降。如果电力成本控制在每方氢九毛钱的水平,再加上设备的折旧、运维以及相对必要的资产回报率,把氢气控制到一方氢一块五毛钱的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随着政策对绿氢技术突破等方面的支持。绿氢的规模化应用将会加速。”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行业发展受电价、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发展绿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后续有望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来支持产业发展。

  “我国氢能产业距离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仍然有较长的路程,还需要有更多的扶持。”李振国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串串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串串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串串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串串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