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7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017.xyz 文|那年美美 本文纯属原创,感谢评论与转发!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早上,照样是被闹铃定点唤醒,迅速爬起来,风风火火送孩子上学,然后赶着去工作,一切如常。 唯一不同的是,今天我生日,又长大了一岁。 是的,我用的是“长大”,而不是“变老”。 因为在我心里,我真的还没有接受自己快要奔四的现实。 我一直觉得,那个爱美的、爱说的、爱写的我,怎么会突然就成了一个40岁的中年人呢? 可当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脑门前开始长出了一根根若隐若现的白发,我妥协了。 唉,一声叹息,岁月不饶人哪! 但叹息过后,我转眼就忘了。 曾经我以为,这些都是因为我还年轻。 可后来才真正明白,我之所以还能保持对生活的热忱,对未来的憧憬,对自我的约束,恰恰是因为我已经不再年轻。 总而言之,就是绝对不能倒下。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已经成了一个有孩子、有婚姻、有羁绊的中年人。 中年人,早已褪去年少时的稚嫩与轻狂,经历了世事的沧桑,看透了人性的冷暖,更饱受了生活的毒打。 孩子张开的臂膀,父母蹒跚的脚步,成了我们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成了我们身后的软肋与牵挂,也成了我们每天醒来一睁开眼就想着要去奋斗的动力。 这就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病,不敢死”的80后中年人。 既然活到了中年这把年纪,步入人生下半场,我今天还是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的几点生日感悟,也算是忠告吧。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 而当有朝一日这样的故事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却只能欲哭无泪。 几年前,我的儿子皮皮被诊断出某种疾病,不得已,我只能暂时放下工作,回家陪伴他,带他到处寻诊治疗。 说实话,突然从一个每天像爷们一样在职场上拼杀的人力高管,从一个要强的知识女性,化身为回家照顾孩子一日三餐,陪他治病的家庭主妇,我的世界瞬间失衡了,坍塌了。 脱下戎装,换上围裙,我的心里,比看到孩子诊断结果的那一刻还要绝望。 我从没想过,上天竟会跟我开这样的玩笑。 刚辞职的那一年,我每天生活在焦虑,恐惧,痛苦和担忧中。 这样煎熬的日子,我过了整整大半年。 这大半年里,我没有收入,没有朋友,没有娱乐。 我不止一次在深夜里问自己:“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看到头了吗?” 不!我不甘心,我不服输,我不认命。 后来,在我的陪伴下,皮皮的病情慢慢见好,他把软糯的小手搭在我肩上,撒着娇说:“妈妈,抱着我。” 那一瞬间,我突然从他稚嫩的脸庞和纯真的笑容里,看到了一丝久违的光亮。 我的心像是颤动了一下。 是啊,我怎么就忘了,这个小生命,他需要我,我是他的全世界! 他眼里的这丝光亮,不正是这大半年以来,我一直在拼命寻找的东西吗? 我突然觉得,我必须振作起来。 我一定要让孩子看到,妈妈每天呈现给他的,是一张阳光的脸,带着笑意的脸,充满希望的脸。 因为只有我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才能给孩子光。 只有我自己先拯救了自己,才能有力量救孩子。 从那天开始,我便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计划,怎样一边带着孩子,一边让自己活出光芒。 我先是花大量的时间(大部分是周末和晚上),学习了知识付费。 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变成系统的课程和咨询卖了出去,效果还挺好; 紧接着,我又依葫芦画瓢,本着文字功底和口才这个优势,趁热打铁苦学了新媒体写作,并且很快成长为一个驾轻就熟的写手。 不仅如此,我还成立了自己的写作班和私教营。 在去年,又如愿以偿考取了“高级新媒体作家”职称。 后来我发现,不论是学人力资源的还是学写作的,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女性。 于是我又针对这部分群体最关注的痛点,去学习了家庭教育。 因为在写作时,我积累了太多的亲子文写作经验,对这个领域很熟悉。 今年,我正在备考“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接下来,还会筹划公费出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图书。 而在明后年,我又把备考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列入了行事历。 几年时间下来,我终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开创了事业第二春。 以前那个高效、自信、阳光的我,又活过来了。 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的治疗也没有耽搁,而且越来越好。 大文豪王小波说: 足可见,艰难和暴击,就是生活的常态。 经历了这样的涅槃重生后,我开始明白,人这一生,不是该学会如何去避免艰难,而是当艰难降临时,该以怎样的方式与它相处。 如果你消极颓废,自暴自弃,挺不过去,明天依然会到来。那所有的艰难,就成了逼你走向死亡的坟墓; 可倘若你迎难而上,破釜沉舟,咬牙挺过去了,那就是破茧成蝶。这些不幸对你来说,不过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同样是苦难,你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就成了命运的馈赠,否则就只能是溃疡。 所以说,人到中年,遍尝艰辛后,即便生活在阴沟里,你也依然要学着仰望星空。 你只有学会了抬头,学会了接纳,学会了坦然,学会了与艰难和解,与不幸拥抱,你才有勇气正视它,有力量打败它,才能看到希望和光明。 正如那句话所说的: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空白效应”。 说的是一副作品要留给观众想象空间,才能达到恰如其分的效果。 这就好比写文章,写剧本,做音乐,作绘画,你在仔细留意后不难看出,作者都会用空白渲染出别样的意境,正所谓“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声处听音”。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人到中年,忙碌半生,一定要懂得适当给自己的人生留白。 这样的体会,我在近几年里尤为深刻。 开拓第二事业后,我在写作、家庭教育、讲课和咨询等领域里越走越远,经常忙得焦头烂额。 从早上把娃送到学校,到马不停蹄赶赴着去工作; 从去几十里以外的机构陪娃锻炼,到利用每一个空隙来写作; 从晚餐后辅导孩子学习,到夜幕降临坐在电脑前讲课,解答咨询。 虽然有老公的体贴与分担,也赚到了钱,获得了成就感,还陪伴了孩子,但我经常觉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后来我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我永远都没有给自己留白,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要知道,一个人的压力,往往来源于自己。 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随时都能撑下去,孩子需要我,家庭需要我,学员需要我,然后把日程填得满满当当,密不透风,以期把最后一分钟用到极致。 结果把自己弄得每天都神经高度紧张,稍有松懈,就完不成当天的任务。 殊不知,这样的人生,只是把自己的价值依附在别人身上,寄托在各种热闹与忙碌中。 找到根源后,我开始减负。 我和老公商量,每个晚上和周末一天的时间,都只属于我自己,我可以用来纯粹地工作,或者独处,或者和好友相聚。 而孩子的学习与锻炼,我也和老公明确分工。 这样一来,我的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心情也变得舒畅了,最主要的是,孩子和家庭,一样没耽搁。 因为我有了自己的时间去思考,去喘息,有了自己的空间去放松,去独处。 这就是一个中年人在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关系里之后,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最别样的风景。 木心老先生曾说: 深以为然! 世人皆在不明就里的喧闹与忙碌里,趋之若鹜地追逐,而智慧的人,却在别人没有踏足过的角落里,不露声色地独立思考。 而是懂得给自己的人生留一点空白,学会与孤独相处。 其实,人生的精彩,不是看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看轻了多少。 一个人的富有,也不在于你能扛得下多少,而在于放得下多少。 正所谓花开半夏最美,人生有度最宜。 如果你一味地执着于喧闹与忙碌,而不懂得留点时间给自己,什么事情都想去插一杠子,什么热闹都想去凑一份子。 如此,又何来自我思考和成长的空间? 那只会让你的心濒临死亡,也容易忘了自己出发的初衷和来时的路。 所谓“静能生慧,动则生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别忘了,给心灵放个假,为自己留点空白,这是一个出走半生的中年人应有的智慧。 有一次做咨询,一位全职妈妈痛哭流涕地跟我倾诉,她和老公结婚5年,有两个孩子,老公最初对她还比较好,她感觉很幸福。 但在生了二胎后,老公就经常晚回,偶尔夜不归宿,最后终于出轨。 为了维持这个家的完整,这位妈妈一直假装不知情,暗中等待老公回归。但时间一长,她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跟老公开诚布公地谈,亮出自己的底线,提出自己的要求。 她的回答让我很意外,她说老公比较能赚钱,养家全靠他,如果捅破了这层纸,老公提出来离婚,她连自己都养不活。 在她看来,她幸不幸福,完全取决于老公。 其实生活中,不只是这位妈妈,很多中年女性都抱有这样侥幸的想法。 她们把自己的人生,都寄希望于另一半和婚姻,说白了,就是寄托在对方的良心上。 却从来没有想过,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不能保证这辈子自己会不会变,又何况是别人呢? 如果你运气好,遇上一个爱你、珍惜你的男人,那么你的下半生尚且还有保障。 可万一遇到个没有担当的负心汉,那么往后余生,你又该如何度过? 与其让别人来帮你打开人生的一扇门,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做自己人生的守门员。 与其等待别人的救赎,不如努力成为自己的救世主。 这个世上,没有谁是你永久的依靠,真正靠得住的,只有你自己。 你自己,才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很多人说,那我不把这辈子的幸福寄托在伴侣身上,寄托在孩子身上总可以吧? 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另一个“伴侣”呢? 孩子总会长大,迟早有一天要离开,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又怎能成为我们后半生的希望呢? 我始终认为,幸福是一种能力,它不是一种结果,也不是一种状态,更不是一种运气。 这个能力,需要依靠你个人的心理认知去培养,去锻造。 作家周国平说: 是的,老公和孩子,以及所有那些你认为能给你幸福的人,充其量也就是“外在条件”。 而你自己,才是那个掌握幸福密钥的“内在素质”。 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你才能真正幸福。 记住,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千万不要把幸福的主动权和命运的决策权,轻易地交到别人手里。 人生漫漫,岁月蹉跎,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婴儿,慢慢成长为一个能托举起新生命的成人; 从一个凡事都要依靠父母的孩童,蜕变成一个父母需要依赖的中年人。 我们在长夜里痛哭过,也在人群中欢笑过。 我们海吃过辛苦,享受过快乐,也见证过成长。 这就是在生活的泥泞里摸爬滚打过来的中年人。 而作为中年人的代表之一,我很有幸在今天的生日感悟里,跟大家分享我近40年的人生际遇。 希望这三点忠告,能给到你的人生一些建议和帮助。 最后,我要大声对自己说: “生日快乐!中年快乐!”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5-03
2025-05-04
2025-05-03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