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笨兔 http://www.hongyu99.com 10月21日,国内商品期货多数反弹,油脂期货持续走强,菜油、棕榈油、豆油全线站上10000元整数位关口上方。截至发稿,菜油涨3.15%,报12722元;棕油涨4.56%,报10088元;豆油涨4.32%,报10384元。 油脂后市走势如何?小编精选机构及名家观点,经汇总如下: 棕榈油 市场人士:国内外棕榈油阶段性强势难改 国庆节后,棕榈油在几经跳涨后短期维持高位振荡态势,目前整体表现依然偏强。市场人士表示,节后马盘及连盘棕榈油屡创新高,原因是受产地强势叠加主消国季节性消费需求影响。 数据显示,马来西亚9月棕榈油库存量为174.6吨,环比减少6.99%,仍处在历史低位。10月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季节性增产的最后时间,10月后棕榈油将进入4个月的减产周期。据了解,虽然马来西亚政府表示从10月中旬起分批引进外国劳工,但具体执行力度有待观察,10月棕榈油产量仍然受劳动力短缺影响。SPPOMA数据显示,10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减少2.27%,产量减少0.2%。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同样表示,由于劳动力短缺以及天气条件不稳定,2021年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预计下降70万吨。 “三季度马来西亚棕榈油由于劳动力短缺问题造成产量不及往年水平,库存一直处于历史低位,马盘和连盘棕榈油持续上行。”徽商期货油脂分析师郭文伟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郭文伟表示,出口数据的转弱是比较确定的,船运机构数据显示前15日出口下降11%—18%。虽然印度降低棕榈油关税,但是降低幅度低于豆油和葵花籽油,且产地棕榈油上涨,进口成本增加,对出口提振有限。 “根据棕榈油历史库存数据,下半年一般为马棕的累库阶段,而10月份产量依然受劳动力影响,11月开始棕榈油迎来减产,预期马棕库存持续处于历史低点,马来西亚官方则预计2021年马棕期末库存在170万吨附近。从短期产量出口高频数据和中长期产地低库存情况看,马棕仍然保持偏强走势,国内棕榈油四季度需求淡季,库存开始累库,仍受马棕支撑预期保持高位振荡运行。”郭文伟说。 美尔雅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张翠萍分析,节后马盘及连盘棕榈油屡创新高,其主要原因是受产地强势叠加主消国季节性消费需求影响。 她提到,受制于劳工短缺,2021年马棕产量始终未能放量增长,更是在7月出现逆周期减产和降库存,尽管8月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9月库存超预期下降则令供应担忧不减。马来西亚政府表示10月中旬将陆续分批引入外国劳工,不过要带来产量的实际利好至少要到11月份,从目前的高频数据看,马棕10月产量或继续低迷,外来劳工的引入或一定程度上减缓马棕季节性减产步伐,不过预计年底前马棕供应紧张的局面难改。 “此外,季节性消费提振主消国棕榈油进口需求,印度8—9月棕榈油进口量连续大涨,近期更是再次调低毛植物油及其精炼油进口关税以刺激进口平抑其国内植物油价格;中国国内棕榈油库存有所回升,不过三大油脂总库存偏低,四季度旺季消费提振棕榈油需求,且近期棕榈油进口利润窗口时有打开,刺激贸易商买船积极性;加之印尼可能发生的毛植物油出口政策调整,马来棕榈油出口或继续得到支撑。”张翠萍补充说。 因此,她表示,从总体看来,四季度产地供应局势及消费国季节性需求对棕榈油期价仍有支撑,叠加高原油价格下生物柴油消费联动性,连盘棕榈油大概率维持高位偏强走势;不过,高价下市场对消息反应更加敏感及油脂间价差极端走势带来的三大油脂强弱转化,加剧单边操作难度。“中长期随着马棕产量偏差的边际效应逐步兑现及主消国季节性消费淡季到来,棕榈油续涨动能及空间或受限。”张翠萍说。 国海良时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王晨希认为,虽然供给改善预期增强,国内基差亦有收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前库存仍处于同期偏低水准。与豆油相比,棕榈油供给偏紧,当前的供需结构对盘面依然有较强支撑。但供需基本面不是期价走强的主要驱动,近期驱动更多源自原油持续上涨带来的生物能源需求增长预期,以及其他大宗品种走强的连带效应。操作上考虑到近期能源市场强势以及棕榈油1月的高基差结构,建议暂继续保持多头思路。(来源:期货日报) 豆油 豆油升破万元大关后仍可继续上行 受原油强劲带动,加之国内部分地区限电影响油厂开机率,豆油价格于10月19日升破10000元/吨大关。目前,连盘豆油2201合约继续在万元关口横盘休整,关注方向性选择。 强势原油带动豆油上行 10月,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供需报告出乎市场预料地上调美豆单产至51.5蒲式耳/英亩,导致新季美豆期末库存增加1.35亿蒲式耳至3.2亿蒲式耳,高于市场估值的3亿蒲式耳,及上月预测值1.85亿蒲式耳。同时,新季全球大豆继续丰产,期末库存增至1.05亿吨,上月预测值为9889万吨。新季大豆供需形势超预期好转,利空美豆价格,美豆11月合约期价一度跌破1200美分/蒲式耳,最低探至1184美分/蒲式耳,随后在出口销售数据环比好转的带动下开始反弹。 目前来看,美豆反弹空间有限。一方面是新季美豆供应形势好转,并且美豆进入集中供应高峰期;另一方面是南美新季大豆形势重回交易视野,当前巴西播种进度超过20%,为历史同期第二快进度。同时,10月前三周,巴西大豆出口量同比大增70%,印证了南美高结转对新季美豆出口份额的挤占,美豆出口数据环比有改善,但是同比下降。后期有助于美豆反弹持续的驱动最可能来自需求的恢复,或者南美受拉尼娜现象扰动隐忧的兑现,重点关注我国采购进展以及南美天气变化,目前未见我国对美豆的大量采购。 9月以来,相较于美豆,原油对豆油是更强大的引领者。在油代气发电以及欧美复航带来的需求增长预期推动下,原油走出新一轮拉升行情,并且这两个预期暂时还无法证伪。原油的强势增加生物柴油需求预期,带动包括豆油在内的整个植物油板块继续上涨。我国生猪产业的深度亏损持续利空中美豆粕需求,因而美豆的弱势更多由豆粕承接,这也为豆油能在原油强势带动下暂时脱离美豆独自上涨创造了条件。 库存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进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叠加限电影响,使得油厂开机率无法大幅回升。受今年大部分时间压榨亏损的影响,以及中美博弈持续,我国对美豆的采购并不积极,10—11月买船量不足。数据显示,我国9月大豆进口量为687.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0%。另据统计,10月大豆进口量预估580万吨,11月大豆进口量预估750万吨,对比去年10月大豆进口869万吨、11月大豆进口959万吨,均明显下降。国内进口大豆库存已从850万吨的高位水平降至760万吨左右,转为同比下降格局,后期有望继续下降。 此外,限电问题导致油厂开机率大降,上周油厂平均开机率环比回升,但是仍不足50%,为近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后期来看,限电问题仍将在一段时间内限制油厂开机率的恢复程度。 近期,豆油需求有所放缓。一方面,随着豆油价格进一步上涨,下游心态更为谨慎,成交有所走低;另一方面,距离春节备货期还有两个月左右,需求进入阶段性的真空期。不过,随着天气不断转冷,豆油消费季节性好转可期,同时近乎平水的豆棕价差,必然全面刺激豆油消费份额的提高。因此,豆油成交短期触底后,仍将回复到季节性增长态势。 上周末,国内豆油库存在100万吨左右,周度环比小增,较去年同期降幅明显,为5年同期最低水平。受限于进口大豆供应的趋紧和油厂开机率下降,豆油产出难以显著增长,而需求端仍会以季节性恢复至趋旺的态势为主,因而国内豆油库存预计不久将再度步入去库通道。 综上所述,国内豆油当前虽处于小幅累库过程中,但是绝对库存量同比明显偏低。中期来看,供应端恢复有限,需求端则不断趋旺,后市将重回去库存态势,年底豆油供需或再度趋紧。笔者认为,短期的持续走强则更多受原油领衔的外围带动,若临池品种强势不改,豆油升破万元大关后仍可继续上行。(来源:期货日报) 菜油 菜油波动幅度加剧 国庆节之后,郑州菜油期货主力2201合约高开高走,期价一度攀升至12493元/吨,创出10年新高,菜油市场的基本面做多逻辑仍在,近期菜油板块上涨逻辑又得到国际原油期价上涨的加持,菜油期货整体趋势表现较强。不过,疲弱的现货成交令菜油在高位波动剧烈,截至10月19日,菜油主力2201合约在12500元/吨反复试探,建议投资者注意控制仓位风险。 生物柴油概念可能重燃 拉尼娜现象发生可能造成欧洲极寒天气,市场担忧菜油的生物柴油概念将会重燃。美国气候中心再次发布的“拉尼娜重现”预警显示,概率从70%提升到了80%,同时联合国也发布了警告,拉尼娜现象周期可能在2021年重新出现,并且通过8月的ENSO反应来看,的确也是正在往拉尼娜现象靠拢。如果出现长期平均值低于-0.5℃,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拉尼娜现象重现了。拉尼娜现象会对北欧形成一定的低温影响,加上缺乏天然气,这个冬天对欧洲国家将会比较“寒冷”。 欧洲习惯利用菜油进行生物柴油转化,在能源匮乏的情况下,菜油的生物柴油概念有望在欧洲再度掀起。据油世界统计,2021/2022年度的前3个月(7—9月),欧盟油菜籽进口较上年减少30万—50万吨,到货预估在110万吨,触及4年新低,主要是对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减少40万—50万吨,对乌克兰油菜籽进口也低于上年10万吨。供应端油菜籽减少,需求端未得到充分满足以及生物柴油利润较好,欧洲植物油市场价格坚挺。 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减少 加拿大油菜籽减产导致全球油菜籽供应依旧紧张。因2021年夏季,加拿大南部地区遭遇极度干旱,加拿大油菜籽产量折损比例超过30%。加拿大统计局预计,2021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或较2020年的1950万吨下降34.4%,至1280万吨。自2020年开始,全球油菜籽产量回升,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的回升,但是全球油菜籽库销比仍处于相对低位,这令全球油菜籽供给预期依旧偏紧。近两年来,油菜籽期货价格高涨,刺激了农户的种植意愿,分国别来看,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油菜籽种植面积增加幅度较大。虽然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但是由于加拿大主产国油菜籽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这就令菜油价格有望继续维持在高位。 原料供应处于紧张状态 国庆节之后,国内菜油现货成交清淡。据统计,截至第42周,国内菜油成交量为0,10日累计量为0,现货报价12488元/吨,现货市场有价无市,购销清淡。菜油和油菜籽供应方面依旧偏紧。截至10月15日,中国粮油商务网公布的国内菜油库存仅有43.6万吨,后续进口菜油补充有限。有消息称,上海进口菜油无法清关。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菜油进口总量为11万吨,为今年最低。9月菜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的20万吨减少了9万吨,减少45%;较上月同期的13万吨减少2万吨。此外,中国9月油菜籽进口预报0.98万吨,同比下降96.05%。菜油现货供应吃紧,目前可卖菜油不多,菜油国内基差报价持续上涨,原料油菜籽供应整体偏紧。 综合以上分析,持续上涨的国际原油期价为植物油期价上涨奠定了基础。菜油供应依旧偏紧,但是国内油脂需求却没有呈现出旺盛局面,这导致菜油期货盘面价格波动幅度加剧,操作上建议观望为宜,已有多单注意控制持仓风险。(来源:期货日报)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