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夹砂管价格 http://www.boligangguandao.net/jiage/ 120万一针的抗癌药,爆火了整个网络,可惜CAR-T疗法目前只针对血液肿瘤,因为缺少理想的标靶,对实体瘤的效果不突出。 近期,中国医学界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细胞免疫疗法再获突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肝胆外科黄志勇教授利用“打针”杀死癌细胞的另一项技术——TIL疗法,成功救治晚期肝癌患者,有望创造出肝癌治疗的新方法。 一、晚期肝癌新希望,一针下去杀死癌细胞 中华医学会《临床外科杂志》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胆外科黄志勇团队与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夏天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为全球首个TIL疗法运用于晚期肝癌中的临床试验病例,数据主要包括抗癌阶段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早在1999年,黄志勇教授就开展了先驱性低剂量无筛选TIL临床研究,而此次研究,黄志勇教授与夏天教授团队共同设计出TIL细胞疗法联合免疫节点抑制剂疗法。 在目前进行的四例临床实验中,3例晚期肝细胞癌和1例肝内胆管癌病人在扩增及回输过程,均获得成功。在4例病人中,出现I级不良反应只有1例,其余患者细胞注射前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据了解,临床试验中的2例患者持续有效期已超过一年。这也是全球首次应用免疫节点抑制剂联合过继免疫疗法在晚期肝癌的上观察到显著疗效。 (图源: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二、不开刀,不化疗,什么是TIL疗法? 不同于传统的手术、化疗等治疗方式,曾经棘手的癌症,在TIL疗法的“加持下”,肿瘤肉眼可见的得到控制,TIL细胞疗法到底是什么“抗癌神器”? 1、“以毒攻毒”,用肿瘤打败肿瘤 TIL,是一种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浸润淋巴细胞,说白了就是取自于“肿瘤”用之于“肿瘤”。这些淋巴细胞中存在部分的特异性突变抗原的T细胞,可以有效深入肿瘤内部,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打击。 2、4个步骤,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 TIL细胞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人体,但为什么患者无法通过自己的TIL细胞进行免疫治疗呢?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癌症细胞隐藏性高,它可以利用各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二是患者本就免疫力低下,体内的免疫细胞活性不足以战胜癌细胞。 因为以上两个原因,TIL疗法就需要“人工培养”细胞,进行治疗,一般会经历以下4个过程: 第一步,从患者自身肿瘤附近组织中,分离出TIL细胞; 第二步,加入生长因子(IL-2)进行成倍繁衍,一般三个星期便可产生数以亿计的TIL细胞; 第三步,利用患者的肿瘤细胞和扩增的T细胞进行免疫反应,凡是能够抗瘤的T淋巴细胞群都被保留,其余丢弃; 第四步,用已产生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继续培养繁殖;最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扩大免疫应答。 三、还有哪些癌症患者可以使用TIL疗法? 利用细胞杀死细胞,可以最大程度保护人体内部环境。虽然TIL疗法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但其在各类实体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都取得不俗的战绩。 1、肺癌 由美国知名癌症中心开展的TILs和抗PD-1疗法Ⅰ期临床结果显示:在12名患者中,总缓解率达到25%,其中2名患者甚至达到完全缓解。 2、宫颈癌 在宫颈癌治疗实验中,LN-145的结果显示,缓解率达到44%,完全缓解率达11%。出于这项惊艳的数据,FDA表示支持LN-145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监管申请,加快该疗法的上市进程。 3、肉瘤 在首次公布的TIL和抗PD1疗法联合治疗骨肉瘤实验结果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3.3%,并且10例患者中有2位患者出现完全缓解。 4、卵巢癌 研究人员尝试将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一名患者获得了部分缓解,其他五名患者经历了长达12个月的疾病稳定期。 5、黑色素瘤 TIL疗法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研究最早,也是最多的。在TIL创新型疗法LN-144中实验结果显示,66例接受过PD-1或靶向治疗进展后的极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疾病控制率高达80.3%,客观缓解率达到36.4%。 另外,在另一款ITIL-168疗法中,21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总体客观反应率为67%,疾病控制率高达86%。且在14例有反应的患者中,23%的患者持续时间长达30个月,所有完全缓解的4名患者仍旧存活,且没有复发表现。 当然,TIL疗法并不局限于以上5种类型的肿瘤治疗,在多个实体瘤临床试验中,如结肠癌、胆管癌、头颈部肿瘤、甲状腺癌等,均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TIL免疫疗法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治疗难关,在国际上发表了众多的重磅数据研究,显然,它已成为治疗原发或继发肿瘤的新武器。遗憾的是,目前这项疗法均未正式上市,患者只能通过临床试验接受治疗,对于晚期患者,仍需慎重选择。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