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9下载 1966年,安徽省霍邱县,原国民党上校王振武病逝,现场一片哀恸。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得知此讯,共和国上将李克农的亲人同样为之悲戚。他们深知,若是没有王振武出手相救,早在38年前,李克农恐险遭不测。 李克农被毛主席称为“共产党的大特务”,被同期的情报人员赞许为“中共特工王”,而他又和国民党军官王振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王振武又怎么会救了李克农,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相识一场 王振武,安徽省霍邱县人,于1911年8月进入皖军,后任排长、连长、营附,1923年王振武在安徽督办公署交际处任职,他联合其他爱国人士谋刺支持曹锟贿选的省长马联甲,未等谋刺,事已败露,王振武被捕,在马联甲下台后,他才得以重获自由。 1925年,安徽安庆,李克农和朋友来到此地办事,李克农的朋友不慎遗失了钱物,幸而被王振武捡到,在他苦寻之下,钱物终于物归原主,为表示感谢,李克农的朋友设宴款待王振武。 席间,李克农作陪,二人得以相识,李克农对王振武不重金钱,生平讲义气重朋友的品格颇有赞赏,得知王振武是到安庆谋事之后,当即承诺若王振武谋事不顺,他可以相助一臂之力。 1925年5月,“五卅”运动后,为了解决教会学校退学学生的学习问题,李克农协同我党人士创办民生中学并在民生中学任事务主任。 不久,得知王振武来到芜湖,李克农决定助王振武一臂之力,在他的举荐下,擅长武术的王振武顺利地成为了民生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 1926年年底,李克农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按照上级指示打入国民党芜湖县党部,之后又奉命进入芜湖的青帮组织,在他的领导下,我党芜湖地下工作迅速开展。 此时的民生中学已经成为了芜湖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地下活动点,心怀家国天下的王振武亦开始积极参与爱国活动。他多次掩护前来参加会议的我党人士安全撤离,并对在民生中学的我党地下活动守口如瓶。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李克农得知芜湖国民党右派正在策划反革命事变,他迅速将这一消息传递给芜湖的地下组织,使我党地下组织的主要骨干得以隐避,李克农等人离开芜湖潜往巢县。 此后不久,王振武离开民生中学从戎,加入皖军,因为才干出众,很快成为国民党暂编第六军的政治部主任。 出手相救 1927年11月27日李克农返回芜湖,主持民生中学校校务,该校成为了我党地下组织的活动点,李克农在我党芜湖县临时委员会的指示下,为帮助我党遇难战友的家属,李克农在校内成立“济难会”(后更名为“互济会”)。 济难会的工作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他们决定铲除这个爱国组织,1928年1月27日芜湖县军警在反动派的指示下围捕济难会成员40余人,28日晨,大批军警包围了民生中学,疯狂地进行大肆搜捕,妄图逮捕我党地下组织成员。 危机中李克农在我党同志的掩护下秘密前往上海,得知李克农逃脱,时任安徽省省长的陈调元当即下令通缉。1928年1月末,李克农避过搜捕的军警,秘密从上海逃至南京。 岂料李克农一到南京就发现,这里到处张贴着缉拿他的布告,他刚从下关车站走出来就被巡逻的国民军警盯上了。 此时的南京下关,来南京办事的王振武刚走出车站,他上了一辆黄包车,正坐在黄包车上闭目养神,蓦地,车子剧烈一颠,王振武身子摇晃,险些从车上摔了下来。与此同时,他耳边传来车夫的怒斥声,“跑什么跑?我这么大活人你看不见吗?都撞到我了。” 待王振武睁眼观瞧,一个身穿长袍的人颇显焦急在正欲从车夫身前横穿马路,王振武看清了那人的长相,在惊诧之下脱口而出,“泽田(李克农别名),是你?” 看清是王振武,李克农轻轻摇摇头,用目光示意他不要作声,就要从黄包车旁疾步离开。 此前,王振武听闻李克农被通缉,这时当即反应过来,他机警地向后一看,看到远远跟在李克农身后的军警,瞬间明白,李克农被跟踪了。 他不由分说,伸手将李克农拉上了黄包车,在王振武的吩咐下车夫轻车熟路的穿过小道惊险地躲开了国民党军警的追击。 在得知李克农的处境后,王振武当即决定帮助这位昔日的同事,但如何替李克农隐藏身份呢,王振武灵机一动,笑道:“泽田,我任命你做我秘书怎么样?我这个第六军政治部主任还是有这个权利的。” 言罢,不等李克农答复,王振武亲自找出军服给李克农换上,为他乔装改扮。原本李克农来南京一是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击,二是为了找到南京的地下组织,参加工作,但在目前的危急处境下,李克农也只能按照王振武所说的照办,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再谋大计。 这时的南京到处张贴着李克农的通缉令,王振武深知此地不宜久留,为了躲避风头,他决定带李克农回到他的老家安徽省霍邱县,农历正月初一,二人出发赶往霍邱县。 此时王振武不但身居霍邱县国民党党部筹委兼任清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他还是暂编第六军的政治部主任,在当时的霍邱县,王振武称得上权倾一时,因此在他的掩护下,李克农在霍邱的日子还算太平,甚至并不需要躲藏,而可以利用中校秘书的身份自由出入。 但时间一长,国民党县党部及其行动队中有人对这位中校秘书起了疑心,怀疑他是共产党要员李克农,在特务的告密下,王振武的上级两次找王振武问讯此事,王振武拍着胸脯为李克农做担保,矢口否认李克农是共产党。 就这样,在王振武的庇护下,李克宁得以在霍邱县平安度日过了两个月,但李克农心系我党地下工作,并担心因为他给王振武带来麻烦,多次提出要离开。 思索许久后,王振武终于下定决定送李克农到上海,一个晴朗的日子,王振武以带家眷出外游玩为名,将李克农用小轿送出霍邱。 一路上当然少不了军警的盘查,但在霍邱县哪个人不认识王振武?这些军警对他巴结都来不及,自然不会仔细寻查,就这样,两人一路畅通出了霍邱县境,此后王振武几经辗转,将李克农送抵上海,安全地交给我党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后,他才放心地返回霍邱。 王振武回来后,国民党当局发现王振武身边的那位中校秘书居然不见了,这才回过味来,发觉那位上校确实是共产党要员李克农,当即派人搜查王振武的家。 但心细如发的李克农又怎会给敌人留下蛛丝马迹,军警经过一番大肆搜查,依旧没有寻找到半点李克农是共产党的证据。没有证据,他们只能将怒火发泄到王振武身上,王振武的上司将他的军政职务全部取消,原本在霍邱县权倾一时的王振武从此成了一介平民。 直到几年后,在亲友的多方奔走相助下,王振武才当上了垦务局长,从此以后他仕途一直不顺,并屡次被国民党当局盘查当年送李克农出霍邱之事。 但有着一腔爱国热血的王振武始终没有吐露一星半点,而且他一直在为我党的工作暗中积极奔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身为爱国人士的王振武才得以施展才干。 成就一代英杰 回到上海后,李克农与根据党的指示,开始创办报纸,为我党的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后在1929年初,经上级决定,李克农被调到沪中区担任委任宣传委员。 1929年12月,经党组织批准后李克农考入了国民党在上海设立的无线电管理局,同年上级领导得知国民党秘密组建特务CC组织,此后按照周恩来同志的命令,李克农带领三人小组打入其内部。 1930年李克农在CC组织工作期间,将其阴谋计划向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汇报,并带领我党隐蔽战线同志展开工作。 1931年4月26日,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后叛变,他先是无耻地出卖了武汉的我党地下组织。 之后顾顺章要求面见蒋介石,由于他所处的位置极高,加之他的家属很多都参与了我党的地下工作,如果阴谋得逞,这对于我党来说无疑于灭顶之灾。 汉口方面向南京国民党中统局局长徐恩曾密电此事,岂料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就是我党的谍报人员钱壮飞,得知密电内容后钱壮飞紧急委派自己的女婿从南京赶往上海将情报交到李克农手中。 按照规定李克农收到情报后是要一级级向上汇报的,但此时李克农深知情况危急,千钧一发时刻,在没有电话和其他联络方式的情况下,李克农靠着两条腿直接找到能够联系到周恩来的陈云,通过陈云将消息通知给周恩来。 得知情报后周恩来果断决定紧急撤离,通知在上海的重要中共特科和其它党内人士,以最快的速度秘密转移了。这些秘密转移的人有:周恩来、陈赓、聂荣臻、叶剑英、邓小平等人。 在他们转移后不过二十分钟,国民党军警就上门了,得知手下扑了个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立夫哀叹,“抓住周恩来,只差五分钟!” 在此次行动中李克农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了中央的嘉奖。李克农在龙潭虎穴机智地与敌人做斗争,被高度评价为“党的秘密工作四杰”之一。此后李克农进入苏区,在此后的数年间为我党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中南海,我国首次大规模授衔,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勋章,毛主席亲自授予李克农一枚一级八一勋章、一枚一级自由勋章和一枚一级解放勋章,在所有授勋上将中,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带兵打过仗的将军,但没有一个人质疑他的功劳。毛主席曾经公开高度评价李克农,“李克农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 李克农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龙潭三杰”之一,是超一流的“潜伏者”。作为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李克农同志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若非1928年王振武在南京下关的仗义相救,又岂会成就李克农这样一位英杰!王振武重朋友、讲义气,虽身在国民党任职,但仍能在关键时刻救李克农于危难,实属难能可贵。 难忘相救之恩 在解放战争中,为了和平解放霍邱县,王振武成功策动霍邱县县大队起义,解放后王振武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在霍邱县历任霍邱县常委、副主席,并担任霍邱县农林局副局长,他还是政协安徽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 对于王振武舍身相救的义举,李克农始终铭记在心,在安徽省解放之初,李克农担心王振武在国民党的工作经历给这位老朋友带来不便,当即给霍邱县人民政府写信,信中详实记录了王振武曾营救他的经过,并证明王振武是一位多次帮助过我党工作的爱国人士。 这对于曾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职务的王振武无异于雪中送炭,有了这封信,王振武才能够进入我党霍邱县政府部门,为新中国的事业做出贡献。 此后数年间,李克农还时常给王振武及其家人寄去钱物,并将他和全家的合影照片赠送给王振武以作为留念之用。1957年秋,李克农在安徽合肥视察工作期间,遇到了参加政协会议的王振武。 两个老朋友都感概万分,回忆起了多年前南京下关的那场生死营救,李克农握着王振武的手,亲切地称,“王振武老先生是我在红军战争时代里患难与共的老朋友。”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