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kwudor.com 34岁的张雨绮和弟弟们谈起恋爱,一路超速,一骑绝尘。 4个月前,她和小8岁的李柄熹官宣恋情。 前天,她又被拍到和新男友在街头相拥。 这个男子隔天从张雨绮家中出来,从穿着上看,确实是这位没错。 他原名叫吕勇卓,上个月“从心出发”,更名改姓为张墨怀。 97年生,比张雨绮小10岁。 演过小甜剧《马卡龙少女》里的霸总男主,正脸长这样: 去年年底,还参演了张雨绮主演的《误入浮华》。 这部戏可以视作两人正式相识的契机。 至于和李柄熹的那一段,很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8月时,张雨绮对男友的全力维护。 她怒斥《女儿们的恋爱》节目组恶意剪辑后,退出了节目录制。 其实算一算时间,他们在《姐姐的爱乐之程》擦出火花,4月被拍到恋情,7月底官宣,一起上了恋爱综艺。 10月,李柄熹被扒成了张雨绮旗下的签约艺人,随即主演古装剧。 前后不到一年。 但张雨绮男友的年龄线,已经从95年下调到了97年。 除了年轻,他们还都是事业刚起步、嗷嗷待哺的新人。 难怪有人问:姐这是恋爱上头,又要奶小男友的节奏? 众所周知,张雨绮的每一段婚姻、恋情,都是高浓度的热辣酣畅,极其drama。 因此,有不少网友说她是纯纯恋爱脑。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业,是女人的底气 先说什么是“恋爱脑”。 恋爱脑,即唯爱情至上,甚至可以为此放弃一切。 但张雨绮显然并非如此。 这些年,围绕在张雨绮身上的恋情争议太多,以至于人们忽视了张雨绮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浪姐》里,哪怕舞蹈天资平平,她也要用实力说话。 节目中训练繁重,不少姐姐都不堪重负。 而张雨绮“除了每天十小时的表演时长,还经常会加班加点地练到凌晨四五点”。 练舞练到崩溃时,李斯丹妮安慰她:“你第一轮人气很高了。” 她脱口而出的回答是: “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这是两回事。 只靠人气站在舞台上虚不虚?我是实力派,站在舞台上才硬邦邦。” 碰到好作品,哪怕困难重重,她也尽力争取。 前经济公司认为拍剧“不划算”,她果断与前经纪公司解约,接了网剧《龙岭迷窟》,在地形凶险的偏远地区进行长达11个月的拍摄。 吊高难度威压、忍受雪山上的高原反应,还曾遭遇过泥石流…… 结果《龙岭迷窟》上线后,成为史上最高分“鬼吹灯”。 哪怕处于特殊时期,她也拼命工作: 参加《吐槽大会》时,张雨绮还在哺乳期,那时她已经接了9个综艺,其中3个常驻。 就连与小鲜肉恋爱被全网嘲的时期,她搞事业的脚步也丝毫不乱—— 豪掷250万买下签约公司,自己做老板,签艺人,迎来事业新高峰。 真·搞事业的姐姐。 你看,张雨绮身上哪里有半点恋爱脑的影子呢? 她比谁都清楚,无论何时,女性能自在谈恋爱的底气,都是永远不要放弃事业。 毕竟,“男人会变,房产不会”。 当然,说出这话的,不是张雨绮。 是曾经《康熙来了》的常客——罗霈颖。 她一度是恋爱脑。 早年间,她跟男友在一起六年,然后把赚的钱统统给了他。 结果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谷底,因为男友骗走了她的全部家产。 从此她便明白: 失去爱情不可怕,但当你失去事业、财富,便任人搓圆捏扁,尊严荡然无存。 她决心从零开始,为自己积攒底气。 很多明星看不起“楼盘开业活动”,将其称作“工地秀”,罗霈颖却不嫌弃。 连续6年,罗霈颖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年只在除夕休息一天。 雨天她也照常演出,以至于多年后,她在节目里打趣地说道: “它的麦克风是会漏电的。” “你看我锁骨有多深啊,下雨天(露天表演)还会积水嘞”。 当时正逢房价疯涨,罗霈颖便将攒来的钱全部用来购入了房产。 多年后,这五套房翻了数倍,她实现了财富自由,在爱情中也更加自在从容。 很多人羡慕萧亚轩是鲜肉收割机,殊不知罗霈颖才是鲜肉收割机的鼻祖。 实现财富自由后的罗霈颖已经40岁+,但彼时她交往的男友,都是25岁左右。 还曾说出一句霸气的富婆宣言: “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我是要来开心、我要来玩乐的,我是找玩伴,我不是找老公!” 你看,她们潇洒自如,洒脱尽兴,即便爱情凋零一地,也不会折损她们去爱的勇气。 因为她们人生的兜底,从来就不是某个男人。 她们最大的安全感,始终来源于强大的自己。 说她是恋爱脑,小看了她,也高看了那个让她一时陷入爱情里的男人。 敢于及时止损, 是全体女性的进步 但很多人没有看到张雨绮搞事业的能力,他们只看到了张雨绮的男友换得勤。 于是被爆出新恋情后,张雨绮的微博下不乏这样的言论: “私生活不检点的女明星也应该管管了!!” “谈这么多次恋爱,一定很随便吧。” 你看,人们对于女性恋爱的态度始终逃不出那个迷思—— “多次恋爱”就是“不自爱”; “离婚”就是“人生失败”。 这样的迷思,跟女性是否认真搞事业无关。 即便你是认真搞事业的女人,也依然会被被一样的、一层层的道德枷锁禁锢—— 从一而终是皆大欢喜,感情生活丰富、总是遇人不淑,就会被审判为“私生活有问题”。 于是,在这套道德枷锁下成长起来的女性,在感情中也开始无意识地用这一套标准来衡量自己。 感情不合要分手是理所应当,但不少女性会心疼沉没成本,惋惜错付的青春。 一段婚姻走到尽头后,好聚好散才是真正的好结局,但离婚被不少女性视为人生中的污点。 如何炅所说—— “我们好像总把离婚这件事情当成女性的缺陷。当一个女性很成功的时候,会有人说,‘可惜她离过婚’。” 离过婚,成为不少女性难以摆脱的阴影。 离婚后的张歆艺,遇见袁弘时格外自卑:“我那时候离过婚,所以觉得自己不金贵了。” 贾静雯蹚过一地鸡毛的破碎婚姻。 好不容易走出泥沼,再次遇到真爱修杰楷,然后一路走进婚姻,依然曾被无数网友指责两人不般配。 女性告别分手,不过是人生常态。 恋爱次数过多、结束错误恋情,从来不是坏事。 “坏”的,其实一直都是针对男女的不同道德标准。 因为这一套在男性身上从来不成立。 当然,也有人完全不在意这套只针对女性的狗屁标准。 比如“恋爱小天才”萧亚轩。 萧亚轩曾经总结过自己的恋爱守则,其中就包括: 爱情要勇于止损。 在加拿大交往了男友祝钒刚,颜值高身材好,但当得知他爱泡夜店又吸毒后,萧亚轩果断分手,转身离开。 与演员隆宸翰交往后,对方却劈腿自己的闺蜜侯湘婷,萧亚轩也是飞速甩掉渣男,毫不拖泥带水。 这样的女性,是“恋爱脑”吗? 当然不是。 陷入错误的恋爱出不来,任自己的人生与错误的恋爱共沉沦,才是真正的恋爱脑。 敢于及时止损,是全体女性的一种进步。 接受止损,跳脱规训,爽快割舍掉错误的恋情,姿态轻盈地告别过去,这是女性清醒的证明。 如张雨绮所说:“如果一段感情你觉得不开心、很委屈,那就不要继续这段感情了,因为恋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时间。” 所以,与其批判女性“感情经历丰富”,指责她们“看男人眼光不行”,不如去责问“为什么渣男那么多”。 更何况,弄清自己的所爱所需所求,本来就需要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妥协不迎合,不避讳感情结束,不遮掩婚姻问题,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剥离一段糟糕恋情,为优质的爱人腾出空间,是女性成长的必经之路。 别说一个恋情丰富的女性是恋爱脑了。 她不过是敢于止损、不愿妥协,不因世俗眼光委屈自己的人生。 女性可以用“强”去爱 只是,姐姐们的恋爱虽然潇洒,却依然身处女性恋爱中极易陷入的沼泽而不自知—— 她们身处“女强男弱”的恋爱中,却依然被传统“男强女弱”的婚恋模式捆绑着。 比如张雨绮。 上一段和李柄熹的恋爱。 她会担心李柄熹介意别人说他吃软饭,想照顾他身为男人的自尊。 她给男友喂资源、铺路,推动着男友强大起来。 她虽然能接受比自己弱,但也只是能接受男友暂时的弱。 她想要的恋爱模式,虽然不是“男强女弱”,但是,是女强男更强。 而李柄熹也很有身为男性的自觉。 在张雨绮面前,他一直想做出一番成绩,证明自己。 “我一定要自己独当一面才行”,有一个爷们儿该有的样子。 陷入这样的怪圈的,还有萧亚轩的上一段恋情。 《吐槽大会》两人合体后,我们只觉得两人这段年龄相差极大的恋情甜出了蜜。 但身为女友的萧亚轩,在恋爱期间,始终是想要让黄皓成长起来的。 她推着男友黄皓努力用功,用前辈的姿态,帮他加快脚步冲进娱乐圈。 带着他上《吐槽大会》增加曝光只是一小部分。 我们看不见的时刻,萧亚轩还给黄皓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表演课、舞蹈课、钢琴课、体能课…… 直到黄皓因为压力太大,累到吐血住院,她才意识到自己太过严苛。 不过,她也只是嘴巴上自我检讨,说要放过男友,但课程依旧排满。 她还是催促着小男友快速成长,希望他有一天能长成一个强者。 所以,萧亚轩和张雨绮选择“女强男弱”,看似是女性的潇洒。 但事实上,潇洒只在走进恋爱那一时的选择。 而恋爱后,她们扶持男友的样子,依然暴露了她们没有走出传统“男强女弱”的困局。 对她们而言,女强是一时,男强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这种“强女”的拧巴,在如今并不少见。 《爱很美味》里,王菊演的女强人在职场说一不二,在家却必须照顾男友的自尊。 不小心说了重话,伤了他的面子,就要服软道歉。 一闹矛盾,王菊就会被父母指责: “跟你说过多少遍,在男人面前不能太强势,哪个男人愿意被女人天天压一头。” 女性太多优秀,到头来也成了一种错。 说来荒诞,但现实生活中,女强男弱的搭配确实都面临着这类问题。 女性总是要求以弱者的姿态出现,然后寻求强者的庇护。 或许有人要说,这种对女性“弱”的要求,难道不是一种“福报”? 不,这恰恰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深受其害的甜蜜的毒药。 它捆绑住了女性。 女性不被期待成为强者。 “女人做得差不多就行了”“你一个女的做成这样就不错了”“还是嫁个好男人要紧”...... 这样的话,身为女性,我们听过千万次。 如果女性一不小心成为了一个“强者”,就必须学会示弱。 学会居于强者之下,才能让这段跳脱出传统的“女强男弱”的关系维持下去。 “强”不是女性的加分项,而是绊脚石。 早些年的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便是如此。 周迅饰演的角色是个不会撒娇的女人。 但不会撒娇就是不行,因为不会撒娇的女人,没有男人要。 你必须捏着嗓子喊出一句百转千回的“讨厌~”。 你看,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都是在向女性传递“弱”的必须—— 你是弱的、听话的、温顺的,才是值得被爱的。 你是强的、反叛的、不驯的,就是不合格、低价值的女人。 但深受其害的,只有女性? 不是的,它也同样成了男性的枷锁。 传统的价值体系和亲密关系里,对男女的分工和标准就是如此不同。 女性的加分项是“弱”,而男性则完全不被允许软弱、低姿态。 弱于女人,在家做主夫,就是软饭男。 搞事业、赚大钱,才是男性的“政治正确”和魅力的体现。 就连表面潇洒的张雨绮和萧亚轩,也只能在“男强女弱”的亲密关系的模版里打转。 这是一个同时困住了男人和女人的双向困局。 男性成为了弱者,就失去了爱的底气,只能努力去成为强者,夺回爱的主动权。 女性成为了强者,却依然忍不住放低姿态,无法以强者的姿态去爱。 亲密关系中的困局,延续到家庭里,那必然是我们熟知的那套——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 而随之而来的,对家庭内部劳务价值的忽视、对女性成长路径的阻碍和对男女双方的捆绑…… 那将是一个更难打破的困局。 要打破这种家庭内部环环相扣的困局,或许我们可以从女性迈入亲密关系时的迷思开始打破。 新时代女性,该怎么谈恋爱呢? 敢于止损也好,敢于打破“男强女弱”的传统模式也罢。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 以强者的姿态去爱。 当然“强”,不单单是指地位、金钱、事业…… 而是指,“主动性”。 大方地、自信地去爱,去探索婚恋的各种可能性。 不用戴着撒娇的面具讨好,也不必靠示弱来维持婚姻。 就像波伏娃说的那般: 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 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 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点个「在看」,希望每个女性,都可以以本来的面目去爱。 你可以柔软,也可以强大。她刊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