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终于开播了,这是周迅第三次和黄磊“谈恋爱“,一谈就冲破了湖南卫视今年的收视记录。 距离《人间四月天》和《橘子红了》20多年了,如今周迅已经47岁,但我依然找不到谁比周迅更适合演恋爱中的女人。其他人是“看爱人时眼里有美瞳”,她是“看爱人时眼里有光”。 哪怕这个爱人黄磊已经胖了不止30斤。 《小敏家》剧照,周迅和黄磊 01 中年偶像剧 竟然这么甜 继承了《小欢喜》、《小别离》的老班底,《小敏家》也走类似的家庭剧风格:说的都是家长里短,平淡中透着狗血,甜蜜中夹着玻璃碴子。 周迅扮演的刘小敏和黄磊扮演的陈卓,都是离异有孩,孩子还都在高三复读。 因缘际会,这两人在离婚多年之后巧遇,谈起了“夕阳恋”。但因为家庭原因,刘小敏不肯公开两人的恋爱关系,两人只能地下恋。 开播之前多少觉着周迅不合适这样的剧:中年离异还带着要高考的娃,实在很难想象周迅流着泪逼儿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样子。 她看上去就像个非常规的妈:儿砸!没考上清华没关系,明天妈就陪你去天桥下弹吉他卖艺! 但几集看下来,倒觉得这个角色找周迅,还真是没错。你要说谁能把“中年偶像剧”演得如此清新又甜蜜,可能没有第二人。 陈卓来接小敏下班,两人搞“地下党街头”,车只能停得远远的。 可一面要避着人,一面刚上车还要来个亲亲。 妙的是陈卓玩她的手,表示“咱俩亲近”。她憋着笑,你硬是能看出周公子神情里的宠溺。 小敏不想被妈妈还有儿子发现自己交了男朋友,只能偷偷接陈卓的电话。 但嘴角忍不住流露出的笑意,分明是个恋爱中的女人。 虽然母亲就坐在对面,还是不舍得挂掉他的电话。只能偷偷把音量调小。 陈卓在零点前赶到小敏家楼下,给她过纪念日。男朋友耍宝,小敏又嫌弃又喜欢。 被陈卓准备的道具土到了,小敏难为情地捂住了脸。 看到这里,我的嘴角已经压不住了,想不到《小敏家》竟然如此甜宠!(不是) 这两年好几部“中年偶像剧”因为过于雷人而出圈。 前有陈建斌和李一彤的“父女恋“《爱我就别想太多》,后有刘涛和林峰的“霸道总裁爱发疯”《星辰大海》。中年人谈恋爱的样子,已经妖魔化。 《星辰大海》 但周迅和黄磊,真的好甜!没有霸道行为,没有油腻的调情,没有我为你承包一个鱼塘的壮语。黄老师轻轻松松地耍宝,而周公子“虽然我有点尴尬但我还是被撩到了“,甜到我可以忽略黄老师的三层双下巴。 这么多种剧集类型,演出“恋爱感”似乎是容易的。不像刑侦片、古装剧缺少亲身经历,漂亮的明星们多少都有自己的恋爱体验,但让他们装作爱上了那个对戏的人,总是变得僵硬,仿佛被导演逼着加班。 可不论加班到几点,周迅永远愿意恋爱。 02 在戏里恋爱的周迅 周迅身上自带一种恋爱的氛围:眼神清亮,像只刚在妈妈怀里撒完娇的小鹿;看人永远专注又认真,让你觉得她在意你;有很多细微又调皮的面部小动作,对着爱人自然不扭捏的娇气,我这个同性都忍不住心动。 你看她嘟着嘴抹护手霜,抹完放在鼻子下闻闻香味,实在是可爱,把年纪相仿的黄老师衬成了一个老父亲。 《小敏家》 经典的《大明宫词》的摘面具落泪,让人忍不住质问:薛绍你是铁石心肠吗?快抱抱哄哄她啊! 你永远相信周迅是真的爱上了和她对戏的人,这是演技,也是气质。 《大明宫词》 所以就能理解为什么《苏州河》之后,贾宏声会说,“我觉得我有义务和她谈恋爱。” 《苏州河》 和黄磊老师两部,《橘子红了》负责禁忌,《人间四月天》负责文艺。 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CP粉,但你就是好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好希望男方不要辜负她那双诉衷情的眸子。 《橘子红了》 让年轻一代爱上周迅的,必然有《画皮》。这时候周迅也有34岁了,但这懵懂的豆蔻少女眼神,谁能拒绝? 看电影时总忍不住为出轨小唯的王生找补,他不是犯了一个男人都会犯的错,他只是犯了人都会犯的错——你必须和这个人谈恋爱。 《画皮》 让我对周迅死心塌地的是《如果爱》。又是三角恋,这次左右为难地换了周迅,你只想说,可不可以金城武和张学友两个都要?毕竟都很配! 现在网上还有金城武暗恋周迅的流言,说他不理别的合作女星,但看周迅的VCR都泪汪汪。 《如果爱》片场 后来周迅的作品类型越来越广,我们不再能那么频繁地看到她在银幕上“恋爱”。 03 一辈子都是 恋爱中的宝贝 你必须赞同李少红说的话,“周迅是靠演戏和恋爱去认识世界的。” 她真的是国内明星里少见的那一款。少见在别人谈恋爱就怕哪面窗帘没拉严实,而周迅:爱他就要大声说出来。 不到20岁时和窦唯的堂弟窦鹏恋爱,她逢人就说,“我男朋友帅吧。” “李亚鹏满足了我对男性的所有幻想。” “我的爱人是李大齐。“ 和没有名气的男演员结婚,她在微博上发了他的百度百科:不认识就给我瞅瞅。 众所周知,周迅好几位前任都是音乐人。去年上《乐队的夏天2》,马东当着摄像头问周迅,你爱音乐还是爱音乐人? 周迅好爽快:爱音乐所以爱上了音乐人。 在女明星拼命要嫁豪门的年代,周迅没嫁;在女明星要自己当豪门的年代,她戏拍得都不多。她不在意恋爱对象的身份,也不在意别人的议论,她只做一个简简单单的恋爱中的宝贝。 就连大众都对她格外仁慈。谈了这么多次恋爱,对象五花八门,但没有人骂她,没有人看轻她的爱情——周迅嘛,她天生就该为爱痴狂。 然而,这样为爱痴狂的人,2014年领证了,2020年12月份离婚了。她的婚,结得悄无声息,离婚更是莫名其妙。 在接受采访时,她毫不避讳谈起自己失败的感情。说:“爱情,它就是我的致命伤,但我愿意为它受伤。” 周公子果然是周公子。她说,“爱情就像人生一样是没办法控制的,只有在过程当中珍惜和面对,无论是什么样的过程和结果。” 周迅的演技,那是没得说。只是她的婚姻观念,值得我们思考。 她不止一次说过,自己父母一生非常非常非常相爱,她从小对于婚姻的观点是:婚姻一定是美好的,像自己父母那样。 周迅的父母非常鼓励她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妈妈鼓励她。不一定要结婚。 不做家务,保持自己的幸福。 她说:“我妈是不让我进厨房的,她觉得(做家务)我手会粗。我妈有些时候就会跟我说,其实你不一定要结婚的。” 父母的鼓励,加上她事业的顺利,越来越坚定她走一条独立特性的道路——如果结婚,也跟没结婚差不多。 周迅出道,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当年,周迅“北漂”在夜总会唱歌,大导演陈凯歌慧眼识珠。 陈凯歌说周迅是“一位心灵的沟通者”,她不需要怎么训练,也不需要多么用功,你看着她一直在睡觉,但只要导演喊开始,镜头对准她,她立刻像被剧中的角色附体了。 周迅谈了好多次恋爱,但是观众们都记得她少女的样子。 宛如一个18岁的少女。 澄澈的眼神。 与她一起搭戏的男演员都老了,胖了,她好像还是老样子。 少女感,满满的,而且特别让人想保护她,即使知道她离婚,你都不忍心去八卦她。 很多人说,周迅结婚,就跟没结婚一样,大概就是热议的“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 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 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两头婚家庭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未完全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即和一方的父母长期共同生活或者在两方父母处轮流居住。 两头婚看似先进,不要嫁妆彩礼了。实际是父母怕自己损失,年轻人更怕吃亏,所以他们结婚了,但不是任何一个小家庭的男女主人,仍然是各自原生家庭的小孩子。 各自原生家庭的小孩子,要凑在一起生孩子,然后分孩子,其实有很多隐患在其中。 雅亿说一句大实话:两头婚的年轻人,其实并没有离开父母,他们更像是各自原生家庭的一只小狗,被两家放在一起配个种,然后两家各领一只小狗崽子回去。 结了婚跟没结婚一样,这就是两头婚的精髓所在。其实,两个年轻人根本就没有仔细想过他们对婚后生活方式的规划是什么?他们要组建什么样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未来会怎么看待父母的婚姻? 在西方教会,对于成年后还住在家里的男人,女孩子是看不起他的,不跟这种人找对象的。因为没搬出家,就说明你没有自立的能力,你不是个独立的人,那就是mommy’boy. mommy’boy与mommy’girl结婚,这就是天下大乱的开始。 我的组长一直强调: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女主人。 婆婆来家里帮忙带娃,做媳妇的要立刻强调:这个家我是女主人,你是客人。 你要来,就要按照我的规则来带娃与生活。你不来,这是你的自由,我还是会孝顺你。 一山不容二虎。 婆婆与妈妈,都不应该是夫妻小家庭的大股东。 90后的女孩,如果结了婚还想躲在父母的庇护之下,用两头婚的方式来逃避自己的责任——那么,结局也一定是很凄惨。因为你们夫妻两口子,从来没有变成一家人,没有舍命付出过,要分散就非常容易。 就连周迅,这么灵动美丽的女人,都离了婚,你还看不出来吗?她结婚后长期呆在内地;丈夫高圣远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与中国台湾省。两个人各赚个的钱,各过各的生活。最后,连分个手都让人感到很有疏离感。 普通女人呢?婚姻不就是想跟对方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吗?要是结了婚也各属于各自原生家庭,没有一个小小空间让她能做点主,没有用自己方法来养育孩子、塑造老公的权利,那到底有啥可结婚的呢? 说白了,两头婚,是两个家境好、经济好的家庭,要一味地纵容自己的孩子们不成长——让他们配种繁殖,然后把孙子孙女当作子女来抚养。 这样,既不会收获一段完美的关系,更不会收获一个长大了的男人。 这样的父母,何其自私?他们满足自己宠溺小孩的欲望,却不知在毁掉一代又一代,使他们失去了在婚姻中成长的机会。 雅亿在遇到过很多棘手的问题少年,大都是被一个掌控性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长大。这些老人贴上自己的退休工资做牛做马,最终会被子女怪罪说:“我的孩子,都是你给宠坏了!” 看,中国老人为下一代的牺牲与付出,是没有尽头的,除非你收回这些付出,否则子女的态度永远是“理所当然,不知感恩”。 聪明的老人,真要狠心一点。 家庭建设是一场拔河游戏,在力量和竞争意识上都不占优的老人们,格外需要提醒自己,狠一点,不掺和,孙辈的教育出钱可以,出力不干,坚决不干! “不掺和”,可能是老人们对子女婚姻最好的贡献。 让他们去吵架、让他们焦头烂额,让他们体会到现实的耳光啪啪啪扇过来,让他们把孩子送医院……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父母啊,你的孙辈才能在自己父母的调教下变得自律而优秀。 老师说:如果你不愿意为对方付出,何必结婚呢? 没错,雅亿也支持年轻人选择不婚或晚婚。 婚姻,是神圣的一件事情。 不是父母出钱找人,带你配种繁殖,完成任务。 所以啊,永远不要指望一对年轻人在被自己原生家庭操控的情况下,在经济不断奶的情况下,在各过各,在孩子给老人带的情况下,成长为孝顺的成年人。 脱离原生家庭的程度,决定了年轻人与他们婚姻的成长。虽然后者的进步,总是缓慢而又艰难,然而幸运的是,我们有上帝的话语与圣经的原则——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虽然很困难,对老人与子女来说都是理念更新的过程。但是,真理毕竟是真理,按真理而行的必然结出美好的果子。雅亿深信,这个圣经婚姻文化的洗礼正在发生,或许在某一天,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 http://www.cdjuyou.com/ http://www.cdjuyou.com/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