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串串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串串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串串网公众号

串串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孩子成为“空心人”背后:父母们把自己的需要,当成了孩子的需要

2021-10-30 发布于 串串网
长春集体照 http://www.chinagroupphoto.com/changchunjitizhao

一位读者说,自己家里有个6岁左右的孩子,在音乐上没有天赋,敏感度低、节奏感弱、记忆方面也不行,孩子自己也不喜欢,但是孩子妈妈觉得得全面发展,别人都会,自己孩子也得会一样。学琴一年下来,孩子稍微有进步了些,也自信了些,但是他自己想学小提琴,于是这位读者就很纠结,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继续学习乐器,小提琴似乎更难,会让孩子更没信心。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会一门乐器也成了现在孩子的标配技能了。好像别人都在学,我没学,就会错过很多东西一样。

从读者的描述来看,孩子在现阶段的确没有展现出在音乐上的天赋,对于音乐的敏感度、节奏感、记忆力方面都不是很强,那么未来走这条路的概率应该来说是比较低的。

如果孩子个人很喜欢,那么继续让他学习,作为一种爱好,也是挺好的。但好像看起来孩子也不是很喜欢学电子琴,那又不是要走这条路,作为一种爱好自己又不喜欢,既然都是乐器,让他转学他自己想学的小提琴又有什么不好呢?

在描述中,我看到关于孩子学乐器这件事上,基本上都是爸爸妈妈的意愿在主导。比如孩子不喜欢学电子琴,但是妈妈觉得得全面发展,得会,所以要学,这里是妈妈的需求。再比如,孩子想学小提琴,爸爸感觉小提琴更难,会让孩子更没信心,学乐器提升信心,是爸爸的需求。那么,孩子的需求呢?

如果家庭经济尚可,那么建议可以放松心态,就当是让孩子“玩”,让他有个业余喜欢做的事情,那么遵循的原则就是孩子自己喜欢,让他学小提琴就可以了。至于小提琴难度是不是更大,孩子学了以后会不会更没信心,那是孩子自己要去经历的,你没有让他体验过,又怎么知道他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喜欢坚持下去,又或者即使到后面放弃了,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学这些乐器,那么去发展一些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们现在的孩子,看起来物质、经济、教育方面条件都挺不错,发展这个发展那个,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父母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的结果。而这样的话,孩子他去发展的只是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他内心真正所爱。

人这一生,最宝贵的,是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热爱的事情,这样一生都会活得很有动力很有意义,无论在何时,沉浸在这件事情中时,就能够忘却痛苦,抚慰自我,修复自我,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的很多孩子,从小背负着他人的期望成长,所做的事情都是别人喜欢的,他就很难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没有了这样的热爱,等到一定年龄,就会内心感觉“很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空心人”,觉得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热爱,其实就需要从小,从小事开始让他学会自己去感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选择,这样的经验多了之后,他就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希望他要什么,不要什么。

我觉得不管孩子在音乐方面有没有天赋,学不学乐器,以及学什么样的乐器,这个选择权都应该交给孩子自己,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串串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串串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串串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串串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