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串串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串串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串串网公众号

串串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媒体:发文件统计“未娶媳妇人数”,不该被冷嘲热讽

2021-10-21 发布于 串串网
夏娃直播

原标题:马上评 ︱发文件统计“未娶媳妇人数”,不该被冷嘲热讽

近日,网上流传一份“红头文件”:发文单位是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委,内容是要求各镇以及县民政局等单位统计中青年未娶媳妇人数,并剖析原因,提出对策。该通知在网络上引起关注后,当地县委办公室回应称材料内容属实,是一份内部通知。

不少网友在相关新闻下跟帖质疑,有人说,就算是内部通知,为啥只统计男光棍未娶,不调查女青年未嫁?有人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当地要给中青年“发媳妇”呢。还有人担心,统计未婚人员名单上报,下一步怕不是要组织上门催婚?

从现实来看,农村男青年愁“娶”受性别失衡直接影响,成因并不复杂。广西玉林陆川地处边远地区,当地农村中青年娶不上媳妇,无非是受地理环境限制,囿于经济发展落后和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再加上彩礼上涨、女性择偶观改变以及男性自身条件等因素。

越是男多女少的典型地区,大龄未婚男性越多,还很容易陷入买婚、骗婚的困局。当地政府发文让各部门报材料,除了统计未婚人数,下一步是否会提出建设性意见,目前尚不可知。但有关部门对大龄未婚男青年很关心,却是事实。

对地方政府而言,帮助农村中青年摆脱“婚姻挤压”、消除婚育偏见、让农村人口发展实现均衡发展,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多想办法主动作为,正是化解难题的基础。所以,正如有位网友所说的,“留言都是热嘲冷讽的,难道政府这样不算是为民办事吗?”

事实上,有关部门对“未婚青年”的关注和帮扶亦是分内职责,此前安徽实施在皖大学生婚姻帮扶工程也曾引发热议。把两个事件联系起来看,既说明大龄男青年的婚恋问题有普遍性,也说明,“解决方案”可能不远了。

必须看到,不仅是在广西,中国广大农村不少中青年“打光棍”现象本就是个社会难题。无论是学者研究,还是高校田野调查,都应该对此加大关注度,深入分析背后成因,这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比女性人口多出3000余万。社会上更是流传一种声音:“中国将有3000万男性打光棍”。对此,国家统计局已经做了官方解释:从20岁到40岁这一主要婚育年龄段来看,男性比女性多出1700多万人,并非3000多万人。

不管具体数字是多少,男女人口比例不平衡是现实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可婚人口性别比”呈现男性居多的趋势,即“草根光棍”越来越多。而在大城市中,则是“大龄剩女”居多。

从长远来看,保障两性公平待遇,消除男孩偏好、避免性别偏好传递是扭转性别比的关键。从短期来看,消除天价彩礼、改善农村贫困、鼓励积极的婚姻价值观,才是让农村中青年男性摆脱婚配困境的办法。

所以,别把统计“未娶媳妇人数”仅仅当作一个段子看。实实在在地帮助大龄男青年解决婚恋问题,也是为民办实事的体现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不仅不应该冷嘲热讽,还应该为陆川县点个赞。

微博热议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责任编辑:刘光博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串串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串串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串串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串串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