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熊超然】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JakeSullivan)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BBC)外交记者詹姆斯·兰代尔(JamesLandale)的专访,期间再谈台湾问题,虽未点名中国(大陆),但他宣称美国对有关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深表关切”。 沙利文称:“当我们看到从根本上破坏和平稳定的行为时,无论是私下还是公开,我们都会站出来并大声说出来。” 进入10月以来,解放军连续四天派出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进行巡航,累计总数达到了创纪录的百余架次。而就在沙利文接受BBC采访前一天,他刚刚在瑞士苏黎世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举行会晤。 BBC报道截图 BBC采访中,在被问及美国是否准备采取军事行动“保卫台湾”时,沙利文声称:“让我这么说吧,我们现在就将采取行动,努力阻止那一天的到来。” 当地时间10月5日晚间,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CarlosDelToro)在美国海军学院(USNA)发表演讲时,也介绍了一份即将发布的全新战略指南。他当时宣称,美国的目标不是与中国(大陆)开战,但最终的重点任务将是阻止攻台。 不过,美国刚刚从阿富汗撤军,外界也有质疑美国不愿使用武力的声音,对此,沙利文则声称,试图从那次事件(美军撤出阿富汗)得出结论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某种程度上,试图用阿富汗撤军事件来谈论美国在其他地区所作承诺的深度和程度,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沙利文这样说道。 他还声称,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其对世界的看法”,而美国有责任与盟友以及伙伴合作,明确立场,维护朋友以及自身的利益,这是美国目前要做的事情。 BBC的报道认为,此前解放军已连续四天派出数量众多的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这番言论可能与此事也有关联。 根据台湾地区防务部门的统计,10月1日至4日飞临台湾“西南空域”的解放军军机数总计已达149架次。其中4日这一天,台防务部门当天日间发现52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当天晚间又发现4架次的解放军军机出现在台所谓“西南防空识别区”。 对于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事行动,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此前曾表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军队战备巡航完全正当合法,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 台防务部门通报的解放军军机航迹图 就在沙利文受访的前一天(当地时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其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全面、坦诚、深入交换意见。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杨洁篪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事关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受严重损害。美方应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杨洁还篪阐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美方则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此外,在BBC的这段采访中,沙利文还提到了俄罗斯、英国以及伊朗核问题。 他称俄罗斯过去曾将能源作为“胁迫工具和政治武器”,而随着欧洲乃至全球面临能源危机,敦促俄罗斯不要利用此机会“钻空子”,任何利用局势为自己谋利的企图都将适得其反。 同时,沙利文还警告英国政府,暂停“脱欧协议”中的《北爱尔兰议定书》“将对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对英国北爱尔兰地区和爱尔兰共和国之间恢复“硬边界”的任何可能性“表示严重关切”。《北爱尔兰议定书》原本确保了北爱尔兰(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欧盟)之间的陆地边界不需要进行商品检查。 对于伊朗核问题,沙利文强调,美国“决心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并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确保伊朗不这样做。“我们刚刚听说……伊朗准备在几周内重返伊核协议,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我们将不得不与盟友和伙伴协商另外的方法。” 延伸阅读 媒体:杨洁篪与沙利文终于谈出点成果?背后交锋更激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当地时间10月6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 比起今年3月的安克雷奇之会,和今年7月的美国副国务卿舍曼访问天津,此次在中立国瑞士的中美高层再会晤,似乎终于谈出点什么。 当地时间10月6日,杨洁篪与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会晤 今早,新闻联播公众号发布的消息称—— “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全面、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会晤是建设性的,有益于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同意采取行动,落实9月10日两国元首通话精神,加强战略沟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对抗,寻求互利共赢,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然而,如果将目光的焦点从会议本身移到其他地方,就会发现,即便是这样的会议成果,得来也不容易。背后充满了比会场上更激烈的较量与交锋…… 1 单举一例——台湾问题。在苏黎世这一会场,杨洁篪阐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美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参加演习的6国舰队在琉球群岛附近举行阅兵 可会场之外呢?正当中国进入国庆黄金周之际,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里根”号、“卡尔·文森”号以及英国海军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在琉球群岛附近冲绳西南海域,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进行联合训练。此外,荷兰、加拿大、新西兰也参加了训练。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出的消息中,有一段评论——“各国实施投入3艘航母的罕见训练,旨在牵制加强海洋活动的中国”。 “出云”号完成战机起降试验,事实上变身航母 海叔不仅注意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对于自身动用全通甲板、外形酷似航母的“伊势”号直升机驱逐舰,以及宙斯盾舰“雾岛”号参加6国演习,有颇轻描淡写的表述,更注意到,日本“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于10月3日,在太平洋上进行了F-35B战机起降训练。尽管飞上“出云”号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位于日本岩国基地的战机,可这一举措,事实上宣布了“出云”号完成航母改造,成为真正的航母。而这一日本违宪拥有的进攻型武器,事实上又为美军所驱使,成为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妄图在所谓“印太”地区安插的“协警”。 台湾地区绿媒《自由时报》截屏 可中方并不为美国纠集6国在台海周边军演所动。按照台湾地区绿媒《自由时报》的说法,10月4日,解放军56架次军机飞到台湾地区所谓的“防空识别区”。而从10月1日到4日,则有149架次解放军军机飞到台湾地区所谓的“防空识别区”。 国庆黄金周,时值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热映,解放军此举,也不免令海叔想起抗美援朝经典影片《上甘岭》插曲中那句歌词——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别看台湾当局防务部门看起来紧张兮兮,在海叔看来,解放军大量军机绕台,对台湾当局顶多算是“搂草打兔子”,真正的目标,自然还是另有其人的。 亦有中国大陆媒体评论认为,解放军如此大量军机绕台,无异于将国庆阅兵的场子放到了台湾方向。 台湾地区网友讽刺民进党当局 海叔也注意到,就在杨洁篪与沙利文会晤前夕,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又作妖。蔡英文连夜撰文,在美国《外交》双月刊发表,“痛陈”中国大陆“从未放弃对台野心”。蔡氏举着所谓“民主盟友体系”云云,希望美国深度介入台湾问题。 可就在这时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网站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所谓“解码海峡两岸关系”,其中竟然也不乏中肯之语。譬如—— “中国这一举措,有点不怒自威之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台湾当局在激怒中国大陆”。 CNN引用瑞士韦伯斯特大学专家莱昂内尔·法顿的话:“中国大陆需要一些手段来阻止台湾当局不受欢迎的立场,尤其是倾向于‘台独’的举措”。 可见,杨洁篪与沙利文会晤,台上的“共识”,背后有着怎样几番较量。而美方似乎在表示其并没有意图让“台独”势力走得更远…… 2 10月6日杨洁篪、沙利文之会,算下来是中美高层今年第三度会晤。比起美国主场的安克雷奇之会,和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到访天津与中国副外长谢锋会晤后见到王毅,此次苏黎世之会,显得有些特别—— 首先,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从地理上看,此地距离中美都大约8000公里。这显示出此次会晤的前提是——对等。 孟晚舟回国 其次,海叔也注意到,会晤之前,中美之间,显示出一些和缓之态。譬如美国司法部9月24日与孟晚舟达成延迟起诉协议(DPA),让她得以回国。再譬如在本周初的拜登对华贸易政策宣示上,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所言可以看出,美方似乎没有升级贸易战,更提出了所谓的“关税排除程序”。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10月5日也为对549项中国进口商品重新实施关税豁免展开了公众咨询。戴琪针对特朗普时期中美“脱钩论”提出“再挂钩”的说法,引起关注。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9月29日在匹兹堡发表讲话 稍早之前,9月在联大一般性辩论时,拜登亦号称美国“不打新冷战”。尽管当时拜登没有点名中国,可这样的说法,确实也显示了美国方面“此地无银三百两”,变相承认了此前闹出的“新冷战”之说,是美国单方面搞出来的事儿。 如今,在杨洁篪与沙利文苏黎世之会上,杨洁篪向美方提出—— 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事关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受严重损害。美方应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如果拜登当局注意到中方的这一意思表示,就该更清晰地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路。 3 眼看着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将满一年,中美两国元首仍没有举行过面对面会谈。2021年还剩两个月,如果双方仍无法会面,这将是28年来,美国总统第一次上台首年未能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面。而杨洁篪与沙利文之会,除了传出中美双方将就气候变化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同意就重要问题保持经常性对话和沟通。白宫透露,年底之前两国领导人将举行线上会议,这至少是美方的一个意图。 看来,中美之间,终于还是谈出点什么的! 今年中美高层的第三次会晤,主要谈了这样几件事 总的来说,这次的会晤是建设性的,有益于增进相互了解。 在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会晤后,当地时间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结束了中美高层今年的第三次线下会晤。 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这次会晤中,双方主要就一些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全面、坦诚、深入交换意见。 根据会后的发布的新闻稿,主要有以下这么几条很值得关注: 首先,是关于中美关系本身。中方表示,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杨洁篪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事关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受严重损害。美方应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 杨洁篪表示,中方重视拜登总统近期关于中美关系的积极表态,注意到美方表示无意遏制中国发展,不搞“新冷战”,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路。 双方同意采取行动,落实9月10日两国元首通话精神,加强战略沟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对抗,寻求互利共赢,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其次,是中方表明了对美方在一些涉及中国内政上立场的态度,以及美方的回应。 杨洁篪阐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美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除此之外,双方还就气候变化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同意就重要问题保持经常性对话和沟通。 总的来说,这次的会晤是建设性的,有益于增进相互了解。 10月6日的这次会晤,是根据中美元首9月10日通电话达成的共识,经中美双方商定之举;也是中美高层今年以来的第三次线下会晤。 3月18日,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7月26日,王毅在天津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同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与舍曼举行会谈。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串串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