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串串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串串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串串网公众号

串串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科学”号完成首个高端用户共享航次

2021-09-04 发布于 串串网
过滤布

6月28日,“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首个高端用户共享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母港。该航次在目标海域获得大量科学发现,并完成了多台套国产自主研发设备的海试工作,实现了科学家“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的创想。

据介绍,航次期间,科考船上搭载的“发现”号无人缆控潜器(ROV)下潜作业21次,获得大量珍贵样品及数据,并首次在目标海域发现深海单板纲、深海星虫等珍贵类群,还发现了两个新的喷发强度迥异的冷泉活跃区,并通过水体剖面取样比较了不同活跃状态冷泉喷发的环境影响。

本次航次同步搭载完成了多通道拉曼平台等多台套国产设备海试工作,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海底群落生物的标志识别、深海大型生物样品的高通量原位固定、水体样品的原位多通道培养富集等关键技术突破,相关数据和样品将解答深海黑暗食物链组成、深海碳源碳汇通量、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

多通道拉曼平台的成功应用海试是本航次的最大亮点。“海洋之眼”深海着陆器搭配自主研发的系列化拉曼光谱探针,实现了对冷泉喷口流体及喷口附近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碳酸盐岩等多类目标物的原位长期连续探测,再现了甲烷、硫化氢等关键生物化学反应标识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结果表明微生物串联了地球深部岩石圈、近底层水圈及黑暗生物圈间的元素转换。

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敏晓介绍,以往的研究中,深海样品被带到实验室开展后续研究,但由于压力、温度和其他化学环境的骤变,深海生物的生理活动同样发生改变,真实的深海生命过程无法被准确认知。依托该航次,中科院海洋所在深海海底搭建了由原位环境传感器、生物培养装置和原位固定装置组成的水下实验平台,“科学”号的深远海探测体系实现了科学家“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的创想,为揭示深海生物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 串串网
    1970-01-01
串串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串串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串串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串串网 X1.0@ 2015-2020